时间: 2025-08-10 15:09:08 | 作者: 五星体育直播
4月29日,德龙激光公布了2024年的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实现了7.15亿元的营业收入,
4月29日,德龙激光公布了2024年的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实现了7.15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2.93%。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3450万元的亏损,同比暴跌188.35%。
这份增收不增利的答卷,创下公司上市以来首年亏损纪录,呈现典型的纸面繁荣特征。
拆解利润表可见,德龙激光的亏损并非偶然。主营业务毛利率骤降,经营成本却在增加,背后是激光设备行业白热化竞争的缩影。
在新能源、半导体等下游需求放量之际,企业为抢占市场占有率主动让利,导致精密激光加工设施单价持续下行。与此同时,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使得成本端难以压缩,利润空间遭受双向挤压。
费用端的失控更令经营雪上加霜。研发费用同比激增25%至1.3亿元,占营收比重攀升至17%,远超行业中等水准。公司对前沿技术的重金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收入,却直接吞噬利润。叠加管理费用增长13.2%、经营成本增加25.15%等因素,最终酿成亏损困局。
德龙激光的亏损本质上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在产业迭代期面临的战略选择困境。在传统消费电子激光设备增长乏力之际,公司选择押注三大新赛道:光伏(TOPCon激光掺杂设备)、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新能源(复合集流体激光工艺)。这些领域的技术壁垒虽高,但商业化周期漫长,技术卡位战中的时间成本正持续放大财务风险。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研发转化效率。年报显示,研发人员增加,研发费用相比同期增长25.78%。德龙激光选择将研发支出全额费用化,虽彰显技术投入决心,却也加剧了当期报表压力。
激光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下游客户不再满足于单一设备采购,而是要求公司可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这导致市场之间的竞争维度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产业链整合能力。在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掌控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而德龙激光横向扩张至化合物半导体、显示面板等碎片化市场,反而分散了资源。当头部玩家凭借规模效应降本时,德龙激光在细分市场的“游击战”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扭亏的重点是提升技术投入的变现效率。公司要建立更严格的研发项目筛选机制,将资源向光伏BC电池激光设备、半导体先进封装激光设备等已出现明确需求的技术倾斜,同时,可通过与下游龙头成立联合实验室,以需求导向型研发降低试错成本。
在财务层面,需重构产品组合的盈利模型。例如,将高毛利的半导体设备销售占比提升,同时对低毛利的标准设备推行“设计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改造。在现金流承压的背景下,可参考德国通快集团的经验,通过设备租赁、按加工量收费等模式改善现金周转。
站在产业视角,德龙激光的亏损并非个例,而是中国激光设备企业从进口替代走向技术引领必经的淬火阶段。当长期资金市场给予硬科技企业更高估值容忍度时,企业更需要警惕为创新而创新的陷阱,只有将技术信仰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才能真正穿越产业周期。
在激光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活下来的并不全是技术最超前的企业,而是最懂平衡术的玩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